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政史鉴 >> 正文

张载: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张载,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关学学派的创始人,著有《正蒙》等著作。张载曾将《正蒙·乾称篇》开头的一段文字抄录下来,贴在学堂的入口处,取名《订顽》,又称《西铭》。他著名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思想就出自这篇短文。他将民众视为自己的同胞、万物视为自己的朋友,其中蕴含着一种心系苍生、胸怀天下的责任意识和精神追求。

  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

  要达到民胞物与的境界,首先要超越狭隘的自身,张载称之为“大心”,“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只有使自己的心量扩充到天地宇宙,才能体会到自己与他人万物息息相关、休戚与共。

  张载年少时无所不学,尤其喜欢谈论军事。二十一岁时,他向当时主持西北军务的范仲淹上书,提议纠集义兵攻下洮西之地,希望自己能借此建功立业、获得功名。范仲淹一看就知道张载资质不凡,于是对他说:“儒家当中自然有值得追求的事,为什么非要去探讨军事呢?”范仲淹并没有否认军事的重要性,只是认为,与军事相比,张载可以在思想领域取得更高的成就,于是赠送给张载一部《中庸》,提示他留心儒家之学。后来,张载将研习儒家之学作为自己终身的志向,他曾经感慨:“吾道自足,何事旁求!”张载所领悟的自足之道就是儒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民胞物与的思想。

  张载对民胞物与思想的体认经过了一番辛勤的努力。他读书思考极为刻苦,据弟子回忆,他整天端正地坐在房间里,座位左右堆满了书籍,俯身读书,仰坐思考,一有心得马上写下来。有时半夜突然有了灵感,就立刻起床、点起蜡烛记录。他以圣人为志、勤于思考,从不懈怠。他曾写过一首《芭蕉诗》,自述为学历程:“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愿学新心养新德,旋随新叶起新知。”面对新的疑惑,要学习芭蕉不断长出新心,不断明白新的道理、培养新的德行。

  正是在这种思学并进、德智日新的思想历程中,张载认识到自己在社会当中的地位,他写作《西铭》,“视天下无一物非我”,以广阔的胸襟包容天地万物、将天下百姓都看作是自己的亲人朋友,不囿于一己私利,存仁心、养天性,自觉承担起更为重要的道德义务。

  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

  在《西铭》中,张载写道:“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 “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这是说,天下所有衰老多病、孤苦伶仃的人,都是我遭受了困顿苦难、没有依靠的兄弟。像照顾自己家的老人和孩子一样去保护和照顾他们,是我应尽的义务。张载不仅在思想上提出了这一主张,更在现实中切实践行。

  考中进士后,张载曾任云岩县令,在任之时,他推行德政、提倡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深得百姓爱戴。他每个月都在县衙设酒食款待县里的老人,向老人们询问民众的疾苦、讨教教育年轻人的经验,亲自向百姓示范养老敬长的做法。张载把治下的每一个普通百姓都当作自己的亲人来对待。一旦县里颁布了对民众有利的政令文告,为了使之家喻户晓,他便把下属的乡长们召集起来、反复叮咛,让他们回去之后向民众转达文告的内容,哪怕是对不识字的人和儿童少年也都要讲解。路上遇到普通百姓,张载都会问道:之前发布的某项政令,由乡长传达给你,你都知道了吗?倘若百姓没有听说过,张载就会责罚不将百姓放在心上的下属。

  后来,张载赴渭州任职。渭州因地处边塞,当地人常常缺少粮食,只能向官府借贷。张载在渭州时,正逢大灾之年,他向上级官员建议,调用数十万军粮储备救济灾民,又招募普通百姓担任巡防士兵,以保证他们的生存和收入。在他的关怀下,百姓顺利度过了灾年。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的这首《墨竹图题诗》,正可以用来形容张载对百姓的关怀之心。在民胞物与思想的指引下,张载时刻惦记百姓的安危冷暖,尽管官职卑微,却勇于承担救民于水火之中的重大责任。这种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的宏阔胸襟和与百姓痛痒相关、同呼吸共命运的自觉担当,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在张载看来,富贵福泽,固然对生存更加有利;贫贱忧愁,是上天对自己的考验。因为胸怀天下、从道义中得到了满足,自然能够坦然面对生死。民胞物与意味着,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事业中去,对于个人的生死富贵,抱有一种明达的态度。

  除任职做官外,张载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陕西凤翔府郿县(今眉县)横渠镇度过的。横渠镇地处偏僻、贫穷落后,张载依靠家中薄田生活,但因学问深厚,仍然有不少人慕名前来求学。如果有学生资财不足,虽然已经家贫不能自给,张载仍会将自己的粗茶淡饭与他们分享。尽管穿着破旧的衣服、吃着寡淡的食物,但他仍然为学生从容讲学、乐在其中。他常对学生说:“天下的富贵,总有穷尽的时候,只有道义取之无穷。”临终之时,他的身边只有一个外甥,家中都没有足够用来治丧的钱财。直到第二天,在长安的弟子们闻讯赶来,才凑钱为老师办了丧事。

  尽管一生清贫,但张载不以为意,始终将个人的功名利禄置之度外,他心中所牵挂的,都是百姓的疾苦。在横渠镇居住讲学期间,张载曾经和学生买了一块地,打算试行井田制,将其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又计划建立学校、弘扬礼俗、救灾恤患,以此来教化和帮助普通民众。可惜张载不久后就去世了,他的多数想法没有来得及实行。但在横渠镇厓下村北田间,始终保存着两条笔直的田埂,据说是当年张载带领弟子和百姓试行井田和兴修水利的遗迹。张载死后,被封为“郿伯”,清代编修县志时,将此处遗迹命名为“郿伯井田”。时至今日,横渠镇还保留着张载祠,张载关心民众、爱护弟子的故事也仍在当地流传。

  张载的一生,就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真实写照。历史上,“民胞物与”激励着仁人志士救国家于危难、拯生民于涂炭。在今天,它仍旧启示我们以天下为己任、关怀社会、关注民生,自觉肩负起对国家社会的责任。(于文博)


上一条:好家风 好儿女 好公民
下一条:范仲淹倡导的大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