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政史鉴 >> 正文

牛庆誉 顶着“万民伞”的靖边县长


牛庆誉

山东肇州人,生卒年不详。其知书达理,思想开明,对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至为推崇。民国年间,曾任靖边县县长。


1928年,陕北大荒之年,牛庆誉由陕西省政府派任靖边县县长。之前,靖边十二任县官都称“知事”。

历来县老爷赴任都是乘坐骡马或驾窝子,县衙要鸣锣开道欢迎一番,然后还要在大堂门庭鸣炮三声。牛庆誉来时既不坐轿,也不乘马,只带一名随从,牵一头毛驴,悄无声息地进入县城。他先以商人身份入住“恒丰客店”,一住就是二十多天。每日外出转悠,倾听街谈巷议,了解县情。

牛庆誉穿着朴素,出语随和,人们确实以为他是买卖人。头两天,这两个“买卖人”到铺面字号询问行情。之后,白天走街串巷,专门到人员集中地方,旁听众人拉闲话,借此倾听群众呼声,观察百姓的居住吃喝情况;晚上挑灯阅读孙中山的共和理论,也向店主家和客人了解有关情况。

二十多天过去了,牛庆誉把城里城外有关地方走遍了,看细了,相关情况也查实了。特别是百姓对原知事贺继昌(一说贺世昌)的怨声载道,更是了解得比较彻底。而后,他算清店钱,领着随从,牵着毛驴,走入县衙,直接找到贺继昌,拿出委任状,接替了他的职务。

牛庆誉下车伊始,即命差役人等清扫庭院,整饬政容。他亲笔写了一副对联,张贴于县府正门两侧:

枉要同胞一分钱,请唾我面;

莫忘公仆两个宇,感服民心。

消息不胫而走,满城哗然,当地百姓蜂拥而观,交口传诵。

牛庆誉非同一般的上任,惊动了县衙和民众,次日,他给原县吏人等训话,反复讲解灾情之年要以拯救民众为己任,并明确要求严惩贪官污吏。对已卸任的贺继昌,责令其尽快清理账目交清手续。

县府内外稍事修整后,牛庆誉便带人到附近乡下察访民情。所到之处,田园荒废,饿殍载道,即使是幸存之人,不是面黄肌瘦,就是周身浮肿。难民见县官来访,始则哀乞粥饭以延性命,继而声泪俱下,指控贺继昌等一班官吏不理民事、专事搜刮的种种恶劣行径。

待情况彻底调查落实之后,牛庆誉立即返回县城。他快刀斩乱麻,三步完成整顿肃清工作。首先,他将贺继昌逐出县府,命其造具清册,将多年搜刮的民脂民膏一一交清,并处罚300银圆;其次,将一贯助纣为虐的警佐马骏臣等一班恶吏撤职收监看管,以罪定刑。一时间,靖边城内城外,老百姓奔走相告,拍手称快。

紧接着,牛庆誉又召集堡镇绅士,历数贺继昌等贪赃枉法的种种罪行,提出救灾济民计划,动员绅商富户慷慨解囊,救死扶困,以解燃眉之急。绅商富户见牛庆誉非同寻常,多不敢怠慢,很快捐出不少钱粮财物。

新城堡陆家湾有个姓宋的富户,家底殷实,人称“宋百万”,但刻薄吝啬,一毛不拔。牛庆誉数次劝他捐纳钱粮,赈济灾民,可他百般抵赖,不出分文。牛庆誉派人将其抓入县衙,罚粮50石,罚款300银圆,限期交清。宋家只得照办。恶吏马骏臣家把20余石粮食藏到姬家畔崖窑里,拒不捐献。牛庆誉命人打开崖窑,将所藏钱粮衣物一并没收充公。

牛庆誉杀一儆百,震慑了富家大户,他们再不敢怠慢。不足一月,收粮200多石,银洋1000多块。牛庆誉一边将捐助者的姓名、钱粮数额等,勒石树碑,立于北城门瓮城内;一边继续动员捐粮捐款,拯救灾民。

与此同时,牛庆誉又向“华洋义赈会”借粮食200多石,从山西救灾粮内分得100多石。他用这些粮款,在镇靖城设立一处饥民收养所,收容难民2000多人,开放舍饭,救人于水火。民心稍定后,他将青壮年男子组成土工队,以工代赈,修补城垣,将早已坍塌的东、南、北三座城门修复,并在城北门河上架起铁索桥一座。

次年开春伊始,牛庆誉又在城中建造一座“中山纪念台”,高二丈,四方各四丈余,顶部盖三间大房,办起了民众教育馆。吃舍饭的2000多难民,分期分批在戏楼广场,听取关于孙中山共和理论的讲课。牛庆誉宣讲孙中山推倒帝制,实行民主共和等革命道理,同时聘请小学堂贺廷杰、高吉祥两位老师专门讲三民主义,教列队教唱歌,振奋民心。中山台遗址至今犹存,四面顶端中间各镶嵌着“中山台”三个大字,上款写“民国十九年春建”,下款写“牛庆誉书”。

牛庆誉勤理庭讼,凡遇重大案情,必亲自查访,严格审问。在任三年,巧断几起重大无头人命案,含冤者昭雪,作恶者受惩,万民感服,交口称颂。

牛庆誉还大力兴办学校,动员民众子女入学;筹建工厂,办起了靖边历史上第一个纺织厂;创办了《民众》手抄报,专门传递省内、县内的消息;动员全县官民植树造林,每年亲自带领县衙人员及学堂师生在东门台、南滩、北河湾植树,明确宣布谁栽谁有,鼓励百姓辛勤务农,生产救灾,重建家园。多年来,靖边一直保持植树造林的优良传统。

牛庆誉在靖边为民众兴利除弊,受到各界拥护,也遭少数坏人不断诬告。1931年,地方武装内讧哗变,叛逃到张廷芝部下改编为一个营。在匪军张廷芝、旧官吏贺继昌、马骏臣等人的阴谋策划下,县衙的警察发生哗变,牛庆誉被迫离任。

牛庆誉离开靖边时,全城百姓,自筹自捐,为他做了一顶“万民”相赠,以表敬仰之情,并相随护送出城至横山县境。靖边有一首民谣:“十山九破头,洪水向北流。富贵无三辈,清官不到头。”说的就是这件事。当时,县官三年一任,可以连任,牛庆誉连任应该到193310月届满,并未到头,却已卸任。

新中国成立后,牛庆誉曾在西安做过律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病逝于西安。多年后,这位顶着“万民伞”的清官,依然有口皆碑,传为佳话。

(靖边县纪委监委)




下一条:“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的好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