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继勇,王
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4日
点击数:
贫困户11688户,贫困人口30432人,涉及351个村,贫困人口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6.3%……这些沉甸甸的数据,是清涧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的真实写照。“三年精准脱贫、五年建成小康”已成为全县22万人民群众的共识。“不让一个群众在全面小康进程中掉队,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清涧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
面对全县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清涧县纪检监察机关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入手,紧盯当前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为全县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精准定位,主动融入脱贫攻坚大局
“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整合一切资源,凝聚一切力量,打赢这场战役。”这是清涧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全县上下形成的共识。清涧县出台了“三年稳定精准脱贫、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的实施意见,印发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2016—2020年)》,选派了124个驻村工作队、111名“第一书记”驻村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同时建立了纪检监察督查机制,引导县乡干部把廉洁履职贯彻到脱贫攻坚全过程,做到“督必查、查必果、果必究”,一场声势浩大的严肃纪律保障脱贫攻坚战役就此打响。
4月14日,清涧县纪委出台《关于开展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整治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10项重点任务,扶贫领域被作为整治重点突显出来。
清涧县反腐败领导小组5次专题研究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明确要求全县纪检监察机关主动融入脱贫攻坚大局之中。“要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这个大局,聚焦主责主业,把握职能定位,努力在监督执纪问责上精准发力。”清涧县纪委负责人如是说。
精准监督,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重拳出击
为了引导群众对扶贫领域问题精准监督,聚焦扶贫领域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形成高压态势,清涧县纪委建立了“网、电、信、访”四位一体信访举报渠道,在全县各服务窗口公布举报电话,利用“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深入农村基层,变上访为下访,听民声、解民忧,主动拓宽扶贫领域消极腐败问题线索来源。针对群众信访举报、巡视巡察交办、媒体曝光和信访分析研判等渠道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梳理排查,列出清单,建立台账,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截至目前,该县纪委共受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12件,通报曝光侵害基层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5起,纠正整改资金130.02万元。
“没有监督就没有落实。”为保证精准脱贫政策落到实处,该县纪委开展了“六精准一到位”专项检查,即扶贫对象是否精准、项目安排是否精准、资金使用是否精准、措施到户是否精准、因村派人是否精准、脱贫成效是否精准,主体责任是否落实到位。由一名常委带队,坚持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直接深入到实地查看会议记录、扶贫日记、档案卡册、干部在岗、主要举措、项目进度和工作实效,不断将监督触角向基层延伸。
精准执纪,在严肃问责中推动扶贫攻坚责任落实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清涧县纪委充分运用问责利器,即问责扶贫工作不到位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因监管不力出现违纪违法问题的责任主体进行追究。在执纪时,精准则体现为重点查处,明确对移民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扶贫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挥霍浪费及社会保障、救灾救济款物分配等方面强占掠夺、虚报冒领、优亲厚友、贪污挪用等13种违规违纪情形的问责办法。该县纪委监察机关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问责一起曝光一起,推动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截至目前,共查处扶贫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8起,处分10人,问责2起,以铁的纪律保障脱贫攻坚有序推进。
在严肃问责的同时,该县纪委出台了《农村干部容错纠错实施办法》,最大限度调动农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将“三项机制”运用到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考核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