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政史鉴 >> 正文

古代的几种嘉礼

冠礼

  凡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有礼义。礼义的开始,在于端正姿容体态,整饬面部表情,理顺言谈辞令。姿容体态端正了,面部表情整饬了,言谈辞令理顺了,然后礼义才算略备,以此来端正君臣的地位,密切父子的亲情,协和长幼的关系。君臣地位端正了,父子感情亲密了,长幼的关系和谐了,然后礼义才算成立。所以,举行加冠典礼,然后祭服、军服、礼服各种服装才算完备,服装完备了,然后就能姿容体态端正,面部表情整饬,所以说冠礼是成人之礼的起始。因此古代重视冠礼。

  加冠使之为成人,就是将要求他行成人之礼。所谓将要求他行成人之礼,就是将要求他作为人子、人弟、人臣、晚辈之礼的实行。通过冠礼将向人要求这四种礼的实行,那么对这种冠礼能不重视吗?

  为人子而能孝,为人弟而能悌,为人臣而能忠,为晚辈而能顺,孝悌忠顺的品行树立了,然后才可以做人,可以做人了,才能够治理别人,因而圣王重视此礼。所以说,加冠礼是成人礼的开始,是嘉礼当中重要的典礼。因此古时候重视加冠。重视加冠,所以要在祖庙里举行;在祖庙里举行,就是为了尊重加冠大事;尊重加冠大事,从而不敢专擅大事;不敢专擅大事,就在祖宗的神灵面前行事,这就是为了表示自谦自卑而尊敬祖宗。

  冠礼在宗庙举行,三加弥尊(冠),三次加冠一次比一次尊贵,这都是勉励、尊重受冠者已经成年独立,从此要担当社会责任,以表明成年受冠者具备父亲理事的含义。

  婚礼

  婚礼,就是将结合两姓的欢好,夫妇对上要事奉宗庙,往下要接续后代,所以君子重视它。因而婚前每当进行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等礼节,男方使者到来的时候,女方的父亲作为主人,都要在家庙中委先父神灵铺设几席,而自己亲自迎拜使者于大门之外,引入庙中,揖让升堂,在庙堂之上,在先父神灵之前,听受男方使者传致的辞命,这样做都是为了庄敬、恭慎、隆重,堂堂正正地对待婚礼。

  迎娶那天,父亲亲自为儿子行醮礼,吩咐他迎娶新娘,表示男方秉承父命而去迎娶,女方才跟男方而来。儿子秉承父命而去迎亲,女方父母先在家庙中委先父神灵摆设几席,然后亲自出门拜迎男方使者,引入庙门,双方揖让而登堂,在庙堂里,在先父神灵之前,听受男方侍者转达男家的话,这一切都是为了庄敬隆重地对待婚礼。女方父母在家中设几席然后亲自在门外拜迎女婿。女婿捧着鹅走进去,彼此揖让而升堂,再拜至女婿将鹅奠放堂上,再拜叩头,表明女婿亲自从女方父母手中将新娘迎娶走的,然后女婿走下堂出来,把新娘的车驾好,并将车上的挽手绳交给新娘,然后驾着车向前走。当车轮转了三圈时,女婿就下车,将车交给车御者驾驭。新郎乘坐自己的车先到家门外等着,新娘到了,新郎就向新娘作揖,请她进门。在寝室中,吃饭时,夫妇共用一碗食,共饮一杯酒,尊卑等同,今后彼此相亲相爱。

  乡饮酒礼

  乡饮酒礼的意义:主人拜迎正宾在乡学门外,宾主入门,三揖而后来至堂阶,三让而后升堂,这是为了对正宾表示尊重和礼让。酌酒前,洗手洗杯,再酌酒举杯,这是为了表示清洁。正宾升堂而主人拜至,主人洗爵而正宾拜谢,主人献酒而正宾先拜后受,正宾接过酒爵而主人拜送爵,正宾喝尽爵中酒而主人拜受爵,这都是为了表示恭敬。尊重、礼让、清洁、恭敬,这是君子们用以相互交往、接待的原则。君子互相尊重、谦让就不会争执,清洁、恭敬就不会怠慢;不怠慢,不争执,就会远离打架吵架了;不打架,不吵架,也就没有暴乱的祸患了。这就是君子之所以免于人祸的缘由。所以圣人制定此礼来教导乡人、士、君子。

  天地寒冷之气,开始于西南方,强盛于西北方,这是天地间的尊严之气,这是天地间的义气。天地温厚之气,开始于东北方,强盛于东南方,这是天地间的圣德之气,这是天地间的仁气。做主人的尊重正宾,所以让正宾坐在西北方,而让副宾(介)坐在西南方来辅助正宾。宾客是以道义来接待人的,所以坐在西北方。主人是以仁德宽厚来接待人的,所以坐在东南方,而让主陪(僎通遵)坐在东北方来辅助主人。仁义交接,宾主各有当行之事,菜肴(俎豆)各有一定之数,这就叫做圣明;圣明既立,而又持之以敬,就叫做礼;用礼来体现长幼之序,就叫做德。所谓德,就是得于自身。所以说,古代研习学术道艺的人,就是要在自己的身心上有所收获。因此圣人力行这种包括仁义道德的宾主之礼。

  乡饮酒的礼仪,六十岁的坐下,五十岁的站立陪侍,来听候差使,这是用以表明对年长者的尊重。给六十岁的设菜肴三盘,七十岁的四盘,八十岁的五盘,九十岁的六盘,这是用以表明对老人的奉养。通过乡饮酒礼,人民知道了该尊重年长者,该奉养年长者,然后才能回家孝顺父母,尊重兄长。进家能够孝悌,出外能够尊长养老,然后就能形成风教。形成了风教,然后国家才能安定。君子所倡导的孝,并不是到各家各户去宣传,也不是每日召见来训诫,只要各乡行乡射礼的时候,把众人集合在一起,教他们行乡饮酒的礼仪,孝悌的德行就从而树立起来了。

  身份的尊卑贵贱分明,礼数的隆重、递减辨清,和乐欢洽而不流于放肆,年幼和年长的都沾惠而没有遗漏,安乐而不乱,有这五种德行就足以正身安国了。国家安定了,从而天下也就安定了。所以孔子说:“我观看了乡饮酒礼,就知道王者的仁义为核心的治国之道是相当容易推行的。”

  乡饮酒礼的意义,设置正宾来象征天,设置主人来象征地,设置副宾与主陪来象征日月,设置三位长宾来象征大火、伐、北极三大星辰。古代制定礼仪,法天效地,以天地为主,以日月为副,以三大星辰为辅,这是政教的根本。

  射礼

  古代诸侯举行大射的时候,一定要先举行燕礼;卿、大夫、士举行乡射的时候,一定要先举行乡饮酒之礼。国君举行燕礼,用以彰明君臣之义;卿、大夫、士举行乡饮酒礼,用以彰明长幼之序。

  所以,射箭的人在赛场中前进后退、转身行走都必需要符合礼规。内志要端正,外体要挺直,然后手拿弓箭就稳定牢固;拿弓箭就稳定牢固,然后才谈得上射中目标。从射箭过程中的动作举止就可以观察到一个人的德行了。

  各个阶层的人士明确各自伴射歌曲节奏的思想意义,从而不荒废各自应尽的职事,就能成就功业,确立良好的品德行为。德行确立就没有暴乱之祸了,功业成就国家就安定了。所以说,射礼是用来观察圣德的。

  因此,古时候天子是通过射礼来选拔诸侯、卿、大夫、士的。射箭是男子必会的本事,圣人因而对它用礼来加以文饰。世间找一件既能尽礼备乐,又能多次而为,且能用以树立德行的,没有比射箭比赛更合适的了,所以圣人致力于此。

  君臣相互尽心于比射,来练习礼乐,既安乐,又荣耀。所以天子来制定这种射礼,而诸侯致力施行。这是天子用以调教诸侯,无须动用干戈而诸侯自行匡正的工具。

  射礼中的较射,蕴含着仁厚之道。射箭要求端正自己,自己身心端正然后发射;发射不中目标,就不埋怨胜过自己的人,只是返回来寻求自己失误的原因而已。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竞争的,必定要说有的话,那就是比赛射箭吧!不过,比赛射箭时,君子与对手揖让而升堂,射罢下堂而饮酒,这种射箭比赛的竞争是颇有君子风度的。

  古代礼仪是在当时生成的,从历史进程看,是文化的积淀,对今天而言,不宜照搬照抄,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常会营)


上一条:房彦谦的清白父爱
下一条:杜甫的家国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