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政要闻 >> 省市要闻 >> 正文

打通医疗服务“中梗阻”——陕西持续开展医疗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

  卫生健康事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民生之所需,也是民生之所急。

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团队在做介入手术。赵昊 摄
  近年来,陕西持续开展医疗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23年,陕西省委“三个年”活动和主题教育再次对医疗领域专项整治作出安排部署,提出明确要求。陕西省纪委监委按照省委统一部署,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部署、带头落实推动,成立工作专班,印发实施方案,强化政治监督,做实做细日常监督,推动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从“付不起”到“轻松付”,从“排队长龙”到“一码”就医,从医院“潜规则”到送不出去的“红包”…… 一个个问题被一一破解。
  2023年6月,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卫健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公安厅、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省药监局”)、省中医药管理局五部门联合印发《全省医疗卫生行业市场秩序专项整顿行动方案》,集中整治“医托”及“乱收费、过度诊疗”等问题。此次联合行动,再次释放出陕西对医疗领域强监管严执法的强烈信号。
  找出“痛点”
  专项整治,关键在“专”,要害在“治”,找准病灶,对症下药。
  年初,在陕西省纪委监委和驻省卫健委纪检监察组的指导下,省卫健委聚焦医疗领域“风”“腐”易发环节和群众看病就医反映强烈问题,确定专项整治重点。
  一直以来,医疗设备和药品耗材都是医院招采的重中之重,也是供应商疯狂“围猎”的领域。不少涉案人员身居要职,却因在医疗招采上践踏红线而“落马”,令人不胜唏嘘。
  “医疗招采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容易形成灰色地带。尤其在大宗物资采购上,个别人员‘吃回扣’问题依然存在。”驻省卫健委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将此类问题纳入专项整治,通过监督检查,压缩腐败滋生空间。”
  找准“小切口”,撬动大民生。今年,在医疗领域专项整治中,“检查检验结果不互认和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被列入清单。
undefined

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大夫正在查看患者的CT片。赵昊 摄

  说起检查化验,很多患者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一家医院做了检查,当拿着单子到另一家医院看病时,却被告知所有做过的项目通通不作数,需要“从头再来”。
  业内人士表示,长期以来,检测结果不互认成为百姓看病就医的一大“痛点”。一些医疗机构以无法保证医疗质量为由,拒绝承认其他医疗机构的检查检验结果。事实上,不必要的重复检查检验,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医疗资源,而且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打通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梗阻’,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省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刘娜说。
  抗菌药物是老百姓最熟悉也是最容易被“过度使用”的药物之一。“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感冒发烧会向医生要求吃消炎药、输液,认为这样‘好得快’。殊不知,这就是典型的抗生素滥用,其最大危害是造成细菌耐药,最后导致无药可用。”刘娜谈道,“凡是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抗菌药物,都属于过度使用,需要对此严加规范。”
  此外,专项整治还针对“过度医疗”以及医药行业主管部门履职尽责不到位、服务意识不强、不作为慢作为等群众反映突出问题进行治理。
  据了解,针对今年的整治重点,派驻纪检监察组明确了以督促和推动省卫健委牵头责任落实,省医保局、省药监局等单位参与作用发挥的方式,推进专项整治深入开展。
  “今年,我们将医疗领域专项整治工作纳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与‘三个年’活动、清廉医院建设等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同向发力。”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疏通“堵点”
  面对群众关切,省卫健委会同省医保局、省药监局、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市场监管局成立省级工作专班,聚焦重点领域,发挥专业优势,狠抓医疗乱象专项治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省卫健委作为牵头部门,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统筹部署,明确各项整治重点;省医保局聚焦重点领域,紧盯重点药品耗材以及虚假就医、药品倒卖等骗保行为;省药监局持续深化“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和“药品安全放心工程”成效,强化药品安全风险排查化解,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多部门联合行动、全行业上下联动,群众反映的医疗乱象突出问题不断得到治理。
  “我们及时调整完善省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充实专班力量,完善‘每周会商、每两周研究推进’工作机制,联合检查、联合执法、联合通报。”刘娜说,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之初,各成员单位组成4个督导组分赴各地督导专项整治工作,传导工作压力,拧紧责任链条,采取调研、督导、抽查、明察暗访、“回头看”和畅通投诉举报等多种方式,督促各地各单位加力加速推动专项整治。
  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省卫健委“一对一”向医疗机构发出责令整改意见函,压实整改主体责任。
  “为进一步强化各地各单位纪律意识,畅通群众问题线索举报渠道,我们随机抽查了202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省市县医疗机构举报电话畅通情况。在抽查过程中,发现个别单位存在电话无法接通或挂断的情况。”省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余晴说,“对此,我们及时通报,督促其尽快整改。经过一段时间的摸排,各单位不作为、慢作为,推卸责任、敷衍塞责的现象大大减少。”
  与此同时,省卫健委下发《关于深入开展医疗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联合派驻纪检监察组督促医疗机构围绕整治重点内容,从医院、科室、工作人员三个层级,自下而上深入开展自查自纠。
  “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增加自查自纠环节,也是给广大医务工作者一次直面问题、修正错误的机会。”余晴说。
  截至6月30日,全省共组织2225家医疗机构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排查临床科室和职能科室18165个,自查发现问题4759个,已整改问题4194个。各单位通过主动归还、冲抵住院费等形式,累计退还患者及家属“红包”2295个。
  立起“支点”
  “经现场评估、盲样检测等工作流程,全省76家医疗机构的86个实验室开展的相关项目通过遴选,成为我省第一批医学检验互认项目……”5月29日,省卫健委官网发布通知,首批医学检验互认项目面向社会公开。19个检验项目有了同一个身份标识——陕HR。凭借此标识,患者在跨院就诊时,接诊医疗机构的医师对报告单中互认项目的检验结果予以认可,不再进行重复检查。
  “此举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缩减了医保基金开支,大大节约了医疗成本。”刘娜说。此外,新制定的《陕西省医疗机构样本外送检测相关规定(试行)》进一步对医疗机构内部服务流程作出规范,使医疗检测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自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保障医疗领域健康发展的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驻省卫健委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坚持以改促建,聚焦突出问题,督促专项整治成员单位从制度机制上剖析原因,提出对策,举一反三,不断扎紧扎牢制度笼子。”
  今年以来,针对专项整治发现的问题,省卫健委制定或修订了《陕西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23年版)》《陕西省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等24项工作制度。另外,在出台《陕西省卫生健康信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基础上,制定了《陕西省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信用监管评价办法》,为精细化监管提供政策依据。截至目前,全省医疗机构共新建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1150项。
  围绕药品监管风险点,省药监局全面梳理廉政风险隐患,印发《关于许可、审评、检查、检验、稽查、人事和账务七项负面清单的规定(试行)》《关于加强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办法 (试行)》《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试行)》等制度规定,完善监督体系。
  省医保局对2022年医保结算费用排名靠前的30种西药、30种中成药、30种中药饮片、30种耗材进行监测,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生命相托,何以为医?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为增强医务工作者纪律意识和底线意识,驻省卫健委纪检监察组选派干部赴省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等省市医疗机构,对领导班子、中层和重点岗位人员进行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提高“政治三力”,筑牢思想防线。
  “发现了什么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查处了什么样的典型案例?完善了什么样的制度?”6月19日,陕西省纪委监委主要领导调研医疗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提出专项整治的“四个指标”。这“四个指标”,是衡量标准,也是目标方向。
  越是任务艰巨,越是挑战频出,就越需要“永远在路上”的决心意志。在解决群众就医急难愁盼问题的过程中,陕西常抓长治,坚持在“痛点”和“堵点”上做文章,群众就医满意度不断提升。




下一条:省纪委监委召开全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检视整治工作推进会